國際醫療健康諮詢中心

台灣的國際醫療具有高水準的醫療技術,讓台灣民眾生病也可以很幸福,MIE國際醫療提供各種來台灣就醫諮詢,協助需要者找對醫生看對病。讓您延年益壽。歡迎諮詢~

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笑話................-----------

每日一大笑   心寬無煩惱     病因無由起    百歲猶年少
 
 
 
Subject: 笑話集-

 
 
1. 有一天,老婆跟老公說要去朋友家打麻將,老公心裡雖然不太樂意,
 
    也只好讓她去。結果老婆賭至凌晨才回家,為了不擾醒丈夫起見,
 
    她於是先在客廳裡脫光了衣服,然後再進臥室。
  
 不料一進臥室老公剛好醒來,見了一絲不掛的老婆
  
  道:「太過份了吧!你竟然輸得精光回來!」
 
   
2. 有一晚,茶餘飯後夫妻在閒聊。
 
    妻子:「你的女秘書在公司工作幾年了?」
 
    丈夫:「有四年了吧!」
 
    妻子:「年紀多大了?」
 
      丈夫:「應該有三十幾了。」
 
    妻子:「長得漂亮嗎?」
 
    丈夫:「普通。」
 
    妻子又問:「她穿衣服怎麼樣?」(其實她是想知道服飾的品味 )  
 
      結果丈夫卻誤解其意,竟然從實回答說:「很快!」
 
 
3. 有一個女子,新婚隔天因為頭暈去給醫生看。
 
    醫生問:「你怎麼了?」
 
    女子說:「我昨晚吃了七片避孕藥,頭好暈。」
 
    醫生說:「你怎麼不按照說明書用藥呢?」
 
   「有呀!每次我都是照說明書上面指示的使用方法吃的呀!」
 
    女子說著便拿出說明書並接著說:「你看,上面明明就寫著一次一片。」
 
    醫生:「.....
 
 
4. 某司機駕車途經鄉下,不小心輾死了農家的一頭大公豬。
 
      老農夫見狀非常著急,嘴裡老在:「完了!完了.......」唸個不停。
 
      司機趕忙連聲道歉著:「對不起!對不起!」並且安慰他說:「別急!
 
   老先生,我負責賠償就是了....
 
   「你怎麼賠啊?」農夫氣急敗壞的說:「你又沒有牠肥,再說,牠每天
 
   能跟十幾頭母豬交配,你行嗎?」
 
 
 

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展現熱忱,結交好友

原來交到優秀的朋友一點也不難,只要主動伸出你的手就可以了。——黑立言

二次大戰期間,美軍首次成立了空降師,號召了許多年輕人自願入伍。當時許多人連飛機都沒看過,更何況要從飛機裡面跳出來!所以許多人因為害怕而陸續退出,留下來的士兵基本上都通過了嚴格的考驗,也克服了自己內心的恐懼感。
有一天,這些年輕的傘兵又完成了一次例行的跳傘演習,軍團的司令官前來視察,於是開始跟傘兵聊了起來。司令官問第一個傘兵:『你喜歡跳傘嗎?』『報告長官,我喜歡!』傘兵回答。『為什麼?』司令官繼續問。傘兵說:『因為當傘兵很光榮!』
司令官繼續問第二個傘兵同樣的問題,第二個傘兵的答案是:『喜歡!因為跳傘很刺激、很有趣!』問到第三個傘兵,司令官心想,他也應該是個喜歡挑戰的勇士,但第三個傘兵的回答卻是:『我討厭跳傘!』
這個回答讓令司令官很訝異,繼續追問道:『空降師是志願部隊,你討厭跳傘為什麼不請調其他部隊?』第三個傘兵回答道:『報告長官,因為我喜歡跟敢跳傘的勇士在一起!』
跟什麼樣的朋友在一起,往往會影響我們的表現,就像是諺語中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在美國讀高中的時候,就發生了一次令我印象深刻的經驗,鼓勵我永遠都要跟優秀的朋友學習。
高中時我經常跟成績表現很優異的朋友打交道,雖然因語言程度的問題,我在非數理科的成績平平,但我們都相處融洽。在高中快畢業時,大家開始忙著申請大學,我的朋友們都很早就準備了很完善的申請書、成績單以及自我介紹的文章,寄給哈佛、耶魯、加州大學等名校。
雖然我的成績很不平衡﹝數、理很高分,英文、歷史、地理很低分﹞,但我也跟他們一樣仔細的準備了各種申請入學資料。那時候我有點猶豫該申請哪些學校,因為根據我的課業成績,可能無法進入名校,但眼看著我的朋友們都申請了名校,所以我也跟著把申請書準備好寄了出去,反正被拒絕也是應該的,沒什麼關係。
沒想到當年加州大學的申請系統有了改變,我以候補的身分遞補進入了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意外的成了這所名校的學生。一切只因為那群好朋友給了我好的影響,讓我勇於嘗試追求似乎是遙不可及的目標。
我的父親常建議大家多跟比自己有錢的人吃飯,而且自己要搶著付錢,因為在餐敘中,我們可以學習他們成功致富的方法。有些人聽了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很少成功的富翁會去窮人的飯局,窮人更不可能請富人吃飯,他們的假設是,成功的人不會有興趣分享他的成功經驗;更嚴重的是,他們認為窮人的致富機會不大,跟富翁吃飯是多此一舉,有些人即使有意請教,但是也不敢開口,因為他們把成功的人看成外星人。
講到這裡,有人可能會問:『對啊,不敢開口該怎麼辦呢?』
在卡內基訓練課程中,我們會進行一項人際關係的小實驗,講師先請班上的人互相握手,同學彼此握完之後,老師會問:『怎麼都沒人跟我握手呢?』
有學員說:『因為你是老師啊!』
全班同學哄堂大笑,這代表了如果老師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是沒有人會想到跟這樣的人交朋友。也有學員會說:『因為你也沒來跟我握,我為什麼要跟你握?』
當我們沒釋出善意的時候,對交朋友沒有熱忱,也很難交到好朋友。原來交到優秀的朋友一點也不難,只要主動伸出你的手就可以了。

作者為卡內基講師
【戴爾。卡內基 語錄】
你知道人類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嗎?不是執行能力,不是偉大的心智,不是仁慈,不是勇氣,也不是幽默感,雖然這些特質都極為重要。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交朋友的能力,歸根究底,其實也就是欣賞別人優點的能力。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Google+可以取代 Facebook嗎?

浪科技訊 7月13日上午消息,創新工場CEO李開複()今日撰文對谷歌新推出的社交服務Google+進行分析,從產品、設計、整合等多個層面來看都極具優勢,Facebook和扎克伯格當然必須重視Google+,但由於推出的時間遠遠落後於Facebook,也面臨很多巨大的挑戰。
以下為李開複全文:
我們可以從不同的層面來分析G+
* 從產品層面:G+是個非常優秀的產品,得到了評論家的好評。G+的用戶體驗是由Andy Hertzfeld設計,很好地結合了Facebook、Twitter、甚至新浪微博的各種功\能。幾個特別優秀的產品功\能:1)整合多功\能(見下)、2)比Facebook更好用的移動應用,尤其在Android上面、3)好友管理功\能比Facebook遠遠好用,可以有很多個圈子、4)更容易分享、 5)更好的聊天功\能,尤其是引入視頻聊天。
* 從整合層面:G+又引入GMail聯系人(GMail有2億用戶!)。另外,Video、搜索、地圖、Picasa、Doc、Youtube等都是引領業界的產品,現在都已經整合進入G+,對於谷歌忠誠用戶,這真的是一個非常方便的谷歌的整合產品。為了它,連谷歌上面的菜單都變成黑色的了!
* 從用戶反映層面:G+推出前10天達到接近1000萬用戶,這個速度是不可想象的,也只有谷歌的後台才能支撐這樣的瘋狂成長。另外,很多互聯網界的大佬都已經遷移”家園“到G+(例如:Robert Scoble, Bill Gross, Danny Sullivan, Kevin Rose, Guy Kawasaki...),其中有些已經把自己博客主頁轉到G+。
* 從技術層面:谷歌的後台已經發揮作用。谷歌的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也已經很聰明地建議了很多朋友給我。未來,更好的搜索,更好的內容推薦和發現、更多需要巨大後台的技術,都用上了谷歌的優勢。谷歌已經有每個用戶的郵箱、搜索記錄、和其他使用習慣,都可以用來優化用戶的體驗和選項。
* 從決心層面:谷歌把今年的員工紅利捆綁上社交占有率,在做了很多失敗社交產品後屢敗屢戰,累計過去失敗經驗,秘密打造G+。
* 從生態環境層面:谷歌會用非常好的條件(例如更高的分成,更開放的API)去吸引那些不想太依靠Facebook的公司,例如Zynga。谷歌會把社交產品和其他產品一起兜售給廣告主。
* 從資金層面,谷歌擁有近200億現金,而且早就對外說它為了戰略目標不在乎一個季度的盈利。無論是作為推廣費、合作費、收買合作伙伴、收購公司,這個巨大的資源都不能忽視。
* 從戰略和互聯網格局層面:谷歌是個開放的公司,希望大家都開放,才能搜索組織所有的信息。Facebook是個封閉的公司,希望利用只有自己擁有的資源,創造獨自的價值。今年,因為Facebook的強大,讓谷歌無法收錄世界最大網站的內容。長期,這會傷害谷歌的搜索體驗和完整度。所以谷歌必然希望逼迫Facebook變得更開放,所以G+應該會走開放路線,提供更開放的API,也希望更多小社交產品甚至平台願意內容被放到G+平台上。這樣會逼 Facebook走上更開放路線。
當然,谷歌也面臨很多巨大的挑戰:
* G+實在是太晚了,現在當Facebook已經擁有7億忠實用戶,擁有眾多應用的成功\平台,廣告主已經開始主打Facebook網址而非官網,是否來得及?
* G+是很好的設計,但是建立一個社區不能一步登天,而需要精心經營,把用戶、內容、反饋等融入一個多步而且經常修改的產品。有人說G+是個最好的木匠,但是養一個社區像是種一棵樹,而一個木匠無法打造一棵樹。比如說,Facebook是逐步經過用戶擴散設計出來的:剛開始是哈佛人實名登錄,然後常春藤,然後所有大學,然後高中,然後幾個大公司,最後才開放注冊。每個階段都是學習進步的過程,專注解決一個用戶群的問題之後,再走下一步,一步步打造出今天的Facebook。而G+ 一下就一千萬用戶,很快過億,是否有足夠的時間迭代、修正種種問題?會不會因為分散的用戶群,無法清晰地聽到用戶的聲音?從Stack Overflow的發展和Yahoo Answers的對比(它們類似知乎和百度知道,當然Yahoo Answers沒有百度知道那麼成功\),我們也可以看到類似的狀況。
* G+初步得到了谷粉和極客用戶的支持,但是這些人不見得是社區里面最好的種子用戶。谷粉和極客欣賞精美的設計,但是他們不見得有最完整的社交圈,最強的傳播作用,也不見得能創造最讓人矚目的內容。
* G+男女用戶失調,有礙未來發展。男用戶87%,女用戶11%。見:
G+必然成功\和G+必然失敗的理由都很充分。最好的情況,G+可以挑戰Facebook霸權,或者逼迫Facebook開放。最差的情況G+也會是一個社交類的一個生存著(Robert Scoble說最糟G+就會是一個極客社區)。

2011年8月7日 星期日

Google+分類服務 求職新利器

Google+分類服務 求職新利器

更新日期:2011/08/07 10:15 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
職場上有句格言:「成功取決於人脈。」求職者利用Facebook等社群網站與朋友保持連絡並搜尋職缺之際,職涯顧問建議:現在就快上Google+。

Google+自6月上線迄今已有2,500萬名使用者,且以每天有100 萬名訪客的速度成長。社群媒體人才招募業者Truevents創辦人波爾曼(Bill Boorman)指出,在社群媒體發展初期就加入的人,將取得某些優勢。

波爾曼指出,在Google+進一步成長、互動方式固定前,求職者能透過Google+取得更多和產業領袖互動的機會。Google+使用者能追隨所有人動態;相較之下,Facebook和LinkedIn的使用者都須先請對方把自己加為好友。

波爾曼說,求職者能利用這個管道,搜尋Google+使用者名冊FindPeopleonOnPlus.com上的所有人,搜尋結果將根據興趣、企業和職位等特性進行分類,例如想當記者的求職者,就能搜尋與新聞業相關的使用者。

如果求職者找到可能的連絡方式,能傳送訊息給對方取得資訊和建議,並說明傳送訊息的原因,以表明自己不是在亂送垃圾訊息。

搜尋這些產業領袖還能「追隨」他們的動態,利用Google+的「+1」按鍵取得這些領袖分享的內容。職場顧問業者Art of Self Direction公司創辦人凱伊(Andrea Kay)說,求職者能藉由閱讀產業領袖分享的內容,了解業界最新動態。

波爾曼指出,如果求職者在同一平台上同時和朋友與同事互動,也能獲得優勢,因為就像一般人從高中同學那裡找到工作一樣,求職者也能透過老同事找到新工作機會。

儘管Google+有許多好處,職場顧問仍建議求職者應繼續使用Facebook、LinkedIn和推特等社群媒體。求職者在使用社群媒體時,也應儘可能提高效益,包括在其他人上線時發表重要構想,並在其他人下線時發表其他訊息,以強化效果。

波爾曼說,求職者除了送出履歷,還得和其他人互動,例如問問題、加入社團、發表構想與評論。

Google自動駕車 首度出車禍

Google自動駕車 首度出車禍

更新日期:2011/08/07 04:11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Google秘密研發多時、去年才正式亮相的Google自動駕駛車,日前在自動駕駛了超過十六萬英里(約二十五萬七千多公里)都沒事後,發生總共波及五輛車的追撞車禍。諷刺的是,Google表示,當時負責操控車子的是人,而非自動駕駛軟體。

Google的自動駕駛車是利用人工智慧軟體來感應周遭狀況,還會模仿人類開車時所做的各種決定,研發目的之一在於有效預防車禍,未料該車在安全自駕了十六萬英里後還是出事,地點是美國加州山景的Google總部附近,車款是多輛改造為Google自動駕駛車之一的豐田Prius。

汽車部落格Jalopnik報導說,這場車禍總共有五輛車撞成一團。目擊者指出,事故起因是Google的豐田Prius追撞另外一輛Prius(見圖,取自網路),引發連環追撞。

法律規定,即便是自動駕駛車,仍必須有人坐在方向盤前,以便出事時能立刻接手。Google說,這次發生車禍就是事發當時該車並非自動駕駛,而是處於由人控制的手動駕駛狀態。但專家指出,自動駕駛車的感應器、攝影機與雷射,照理應能避免碰撞,如今出事可能意味負責駕駛重任的電腦軟體有瑕疵。

Google一直在加州與內華達州測試這些自動駕駛車,內華達州今年六月率全美之先合法化自動駕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