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醫療健康諮詢中心

台灣的國際醫療具有高水準的醫療技術,讓台灣民眾生病也可以很幸福,MIE國際醫療提供各種來台灣就醫諮詢,協助需要者找對醫生看對病。讓您延年益壽。歡迎諮詢~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日本人為什麼不吃小龍蝦??

日本人為什麼不吃小龍蝦
 
小龍蝦不屬於蝦類,是一種蟲子 
 
 http://mmsns.qpic.cn/mmsns/IURzCdumCeU9xnKZ2YR78llxXQO9ukJkPQdibgmySMEGoHXS8P5QE7g/0
 
  盱眙是中國癌症村之一!
http://mmsns.qpic.cn/mmsns/yG4WQ4wCUTnHImIQOJf1YXGVEwEmKL8vIDNtTFPqPEU4ia6H6orpQjg/0       
日本人為什麼不吃小龍蝦
 
小龍蝦不屬於蝦類,是一種蟲子 
 
 http://mmsns.qpic.cn/mmsns/IURzCdumCeU9xnKZ2YR78llxXQO9ukJkPQdibgmySMEGoHXS8P5QE7g/0
 
 

       
日本人為什麼不吃小龍蝦!為了家人的健康分享它,有日本的客戶來,一起約去吃飯。無論怎樣勸都不吃小龍蝦,還笑嘻嘻的看我們吃。追問起理由,才知道不吃的原因。回來在網上搜了一下:居然真是這麼回事情!!!!
        

       
小龍蝦是二戰時期日本軍隊輸入中國用來處理屍體的!中國過去並不出產小龍蝦,小龍蝦的來歷要追溯到二戰時期,駐中國的日軍生化部隊因為要處理大量的屍體,但是考慮到用焚屍爐徹底焚燒的能源消耗太大,而如果採取初級火化,再分解成小塊排放的話,會造成周圍水體的嚴重富營養化,因此日本人想到了當時日本國內隨處可見的克氏螯蝦(小龍蝦的前身),經過一系列的基因改造,克氏螯蝦被成批運到日軍駐地,擔任起水體清潔的工作。改良後的克氏螯蝦表現出比起前輩更出色的適應高腐敗水體的能力,更強的繁殖能力,尤其是適應礦物性毒化水體的能力更是出色,日方解密檔案表明:高營養化,低氧水體中的肺吸蟲病和黑鰓病,克氏螯蝦幾乎終身攜帶,但是死亡率接近于正常值。而鉛,汞,砷等嚴重致 畸化 學元素,在克氏螯蝦體內即使積聚到正常值的幾百倍也未見子代出現大面積的基因突變。
http://mmsns.qpic.cn/mmsns/yG4WQ4wCUTnHImIQOJf1YXGVEwEmKL8vm04YvoDiap5ib9YCV8yNcd7A/0
  
       
從此克氏螯蝦借著瘋狂攝食中國人未火化完全的屍體在中國大陸生存了下來,隨著日軍的投降,撤退。日本軍方帶來的克氏螯蝦卻並未淡出中國大陸,相反的,克氏螯蝦吃著腐敗的動物屍體,被農戶過量使用DDT毒殺的浮游生物,各種動物的排泄物,和人類丟棄的生活垃圾,漸漸地發展壯大,最終在今天遍佈全國,每一個能見度為零的小河溝,每一個化工廠和化糞池的排污口,都可以看到克氏螯蝦慢騰騰的身影,並最終成為美餐----小龍蝦  
        
經多方考證,證明小龍蝦因為天生酷愛鑽孔打洞,養殖成本太高,而且因為零售價一般在2.50/斤,沒有多少經濟價值,養殖戶寧願選擇養殖塘魚等低價值魚類5.00/斤,也不會選擇養殖小龍蝦,再則,小龍蝦在河塘隨處可見,直接收集的成本遠低於養殖。因此,本人沒有碰到任何一個小龍蝦的養殖戶,市面上所有的小龍蝦全部由閒散農戶在本地河溝裡收集,往往越是污染嚴重的河道小龍蝦越多。因為河道污染嚴重,小龍蝦眾多,盱眙縣已經成為小龍蝦的一大輸出地。據此,徹底撕毀了部分商家狡辯自己出售的小龍蝦是養殖貨,不含毒素的謊言。  
       小小的小龍蝦,每一隻的肌肉裡包裹著的是鉛,汞,錳,鉻,砷,肺吸蟲,血吸蟲。麻辣小龍蝦的真相(吃過的人請一定要看)
 
http://mmsns.qpic.cn/mmsns/yG4WQ4wCUTnHImIQOJf1YXGVEwEmKL8voaOibv10Yn3RahbEt6Q5raA/0

        
愛吃麻蝦的還真不少,本人原來也深好此道,但自打和天津創業環保總工吃了一次飯後,就再也沒吃過那東西。(備註:創業環保主業是汙水處理,原身是渤海化工,炒股的人肯定知道。該總工說,小龍蝦是日本人培育出來的,目的是用其處理城市污水,而且是首道處理常式的重要參與者。水越髒、重金屬含量越高,小龍蝦活得越滋潤,水越乾淨,小龍蝦死得越快。後來,小龍蝦被引進中國,創業環保也在使用這種"重金屬清潔劑"那頓飯,只吃了一半,便草草收場。我堅決抵制,但是今年的小龍蝦特別紅火,到處都是,前天在密雲路的那家我就親眼目睹過,當時我在等菜,就聽見好多人在點,而且都吃的有滋有味的,真的很難想像……
  
        
各位,拜託千萬別吃小龍蝦了。它生長在地溝裡,生長環境越惡劣,越汙髒,它的生命力越旺盛。現在的小龍蝦有人工養殖的,但是你們見過小龍蝦的養殖環境麼?為了讓小龍蝦長的又大又肥,縮短它的生長期,那些黑心的"養蝦人"往池子裡用大皮管子灌化學鉛、汞和生活垃圾,更甚的還有金屬油,而經過小龍蝦的不斷吸收營養後,那本來從皮管子裡輸出的黑垃圾,在池子裡卻是越來越清淨,越是骯髒的龍蝦,就越是肥碩。

     
      
  珍惜生命!小龍蝦就是喇咕肺吸蟲的中間宿主。http://mmsns.qpic.cn/mmsns/yG4WQ4wCUTnHImIQOJf1YXGVEwEmKL8vAy183KibCUicSeoPGXibzFcmQ/0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淺談視網膜剝離與治療


淺談視網膜剝離與治療

蔡慶皇醫師


秀傳紀念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主治醫師


大多數的視網膜剝離是由於視網膜上有一個或多個小撕裂孔或破洞所造成,在正常眼球中有一清澈的膠狀液體稱為玻璃體,正常的老化過程或玻璃體發生凝縮作用使視網膜產生撕裂孔。


因為玻璃體與視網膜有幾處黏接得特別緊,當玻璃體液凝縮時,可拉住一小片視網膜向前,而發生撕裂或破洞,其他如眼球發育異常,近視、發炎或受傷,都可使玻璃體產生凝縮作用,一旦視網膜有撕裂孔,玻璃體腔內的水狀液體就會由撕裂孔進入視網膜與眼球後壁之間,導致網膜剝離,發生剝離的視網膜無法發揮正常的功能,病患就會感到視力減退或眼睛前有黑點,閃光或視野缺損。


此外,某些疾病如腫瘤,嚴重發炎 ,或糖尿病併發症也曾導致視網膜剝離,此稱 "次發性視網膜剝離",這種網膜剝離其視網膜上並沒有撕裂孔或破洞,其治療應先將引起網膜剝離的疾病加以治療矯正,才能使視網膜回復其正常位置。


有些中年人或老年人會發現眼前有漂浮的中心黑點或閃光,其中大部分的人並無嚴重的毛病,然而少部份的人可能是玻璃體凝縮合併有視網膜撕裂孔的表徵,因此若有上述症狀,應即刻請眼科醫師徹底檢查,看看視網膜上是否有撕裂孔,倘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則能使其免於惡化。並非每個視網膜剝離患者都自己感覺眼前有黑點或閃光,有的人會感覺物體發生扭曲或周邊視野有陰影,更嚴重者,中央視力會減退或喪失視覺,突然發生視網膜剝離時病患會突然喪失某一視野的視覺,少部份病人當網膜被撕裂時,出血流入玻璃體,病患亦曾突然喪失視覺。

網 膜剝離是無法由眼球外面發現的,假如有上述症狀應即刻請眼科醫師詳細檢查,眼科醫師可利用各式眼底鏡,接觸式鏡片,細隙燈或超音波確定是否有網膜剝離,進而找出網膜剝離撕裂孔加以治療。

治療 :如果視網膜已有撕裂孔,但尚未發生視網膜剝離,則即時的治療可避免視網膜剝離的發生,一旦視網膜剝離已發生,則必接受開刀治療,至於其開刀方法,則需由眼科醫師依視網膜剝離的部位及程度加以判斷分析。以下提供幾項治療方法:



1.雷射一當發現新的撕裂孔,而無網膜剝離,則可利用雷射光在撕裂孔周邊產生幾個燒灼點,使其產生斑痕,將撕裂孔封閉,以避免液體流入視網膜與眼球後壁之間,此種方法可在門診治療,且不用開刀。


2.冷凍法一在撕裂孔處之眼球後壁,亦可使用冷凍法使撕裂孔封閉,其原理與雷射法相似,冷凍法可在門診治療,不過需使用局部麻醉。


3.手術一如果在視網膜與眼球後壁之間已積聚大量的液體,而發生網膜剝離,則使用較複雜的開刀法加以治療,不同的開 刀方法乃是依視網膜剝離的範圍及其產生的傷害而定,但每種方法都是欲壓迫眼球後壁,使其頂住撕裂孔,直到產生斑痕,使撕裂孔封閉,有時候尚須將積聚於網膜下之液體引流,使網膜能復位於眼球後壁,我們也時常用矽帶或墊子圍繞於眼球外部,使眼球後壁能與網膜貼在一起,有時並合併雷射法,冷凍法或經由針尖將電流產生之熱能封閉撕孔。


對於較為複雜的網膜剝離,則會使用玻璃體切除術,此種方法乃是將黏接於網膜之玻璃體切除,並將已發生凝縮之玻璃體移出眼球,假若已剝離的視網膜收縮相當厲害,或已發生皺摺時,則會暫時打入一些稀有氣體於玻璃離腔內,將網膜推回眼球後壁,最後,血液中的一些清澈液將曾滲入玻璃體腔內而將其充滿。


預後 :



約有90%的裂孔性視網膜剝離可經由現代手術方法使其復位,但有時侯,則可能接受一次以上的手術,複雜性的視網膜剝離則因個人病例而有所不同,一般預後會較差。如果能使視網膜復位,則可保留某些程度的視力,然而在手術成功後六個月,視力恢復的程度則是決定於幾項因素,一般而言,若網膜剝離已發生很久,或是網膜裡面是否有纖維化,若是則視力恢復差,約有40%的視網膜剝離會恢復至很好的視力,其餘的則因人而異,不幸的是,並非每個視網膜剝離都能復位,一旦無法復位,則視力會逐漸衰退,最後終於失明。


我們可依病患之健康狀態和開刀所須時間的長短來選擇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在開刀前或開刀後,大多不必要求患者長期靜止不動,然而若是於患者玻璃體腔內打入空氣,患者最好於開刀後,頭部保持某一固定姿勢,其目的是藉由氣體將視網膜推回至眼球後壁使其復位。


只有眼科醫師才能提供眼睛的整體照顧,所謂眼睛的整體照顧應包括完全的眼球檢查,屈光矯正,及眼球疾病或異常之診斷,並利用適當的內科或外科方法加以治療,此外,還有一些眼科專科醫師接受更特殊更深入的訓練,對於玻璃體和視網膜疾病診斷與治療有專精的研究,假若患者具有網膜剝離的症狀,應立即請教眼科專科醫師,給予徹底的檢查,並加以治療,尤其是近視或有視網膜剝離家族史者更應確定檢查,期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參考資料

http://www.cmuh.org.tw/tcweb/91A4.htm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10個常見的危險伸展動作!

10個常見的危險伸展動作!
 
 
        康健雜誌29
  • 作者:李宜蓁
 
你是有樣學樣的運動公園派嗎?或經常照著健身節目做運動嗎?小心,有些動作做不得,讓中華民國體適能協會的教練陸文灝告訴你,如何做安全的伸展動作...
 
運動人人都要做,但可不是每個動作都可以做,運動安全是最應該注意、卻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點。一般人的運動觀念是沒事隨便動一動,無論是公園裡學來的、電視看來的、自己發明的動作,反正動一動對身體有益。
 
但是你知道嗎?中華民國體適能協會教練陸文灝說,就連健身房教練、國家代表隊的運動員都可能做出不安全的動作。
 
正確的動作也須注意安全訣竅,「動作不要誇張,剛剛好就好,」致力推廣務實正確運動觀念將近六年的陸文灝說,很多傷害就發生在那一秒鐘,所以做運動不要逞強,「我們一點風險都付不起的。」
 
而且她強調一個隔離(isolation)的觀念,也就是說要練哪一個部位,就動那一個部位的肌肉,這樣才會有效果,也比較安全。陸文灝特別指出以下10個常見的、危險的伸展動作,並且提供正確、安全的替代動作,讓你愈運動愈健康。
 
1.    站立屈體前彎圖解
 
▲禁忌動作:站立前彎時,直腿、鎖膝蓋、弓背,手碰地之後下壓震動。
▲可能傷害:站立時把膝蓋打直鎖死,手硬伸到地之後還下壓震動,容易造成椎間盤突出、膝蓋痛、後腿韌帶鬆弛,久而久之會形成骨刺。
▲替代動作:前彎、屈髖、屈膝、背打平,手到地之後放掉,不震動。柔軟度好的人才將膝蓋慢慢伸直,但不完全伸直。
▲強化部位:伸展背部和後大腿。
 
2.屈膝平行半蹲圖解
▲禁忌動作:深蹲震動。
▲可能傷害:蹲馬步時屈膝過低,膝蓋超過踝關節或腳尖,膝蓋容易受傷。
▲替代動作:蹲馬步時,手放大腿上,腳尖向前平行擺正,屈髖、屈膝,臀部往後坐,膝蓋不可超過腳尖,最好在踝關節正上方,收腹、挺胸、夾臀、肩膀下壓。
▲強化部位:強化臀大肌與股四頭肌,可改善O型腿與X型腿。
 
3.360度繞頸圖解
▲禁忌動作:360度繞頸。
▲可能傷害:後彎加旋轉容易造成椎間盤突出。
▲替代動作:臀部坐在椅子前緣三分之一的地方,挺胸,順著胸口畫180度繞頸。
▲強化部位:伸展脊椎,促進頸部血液循環。
 
4.站姿旋轉加後彎圖解
 
▲禁忌動作:兩腳站定,膝蓋鎖死,折腰、縮肩、駝背、挺肚、骨盤前傾、壓腿震動,兩手高舉,後彎加旋轉。
▲可能傷害:後仰加震動易造成椎間盤壓迫磨損。
▲替代動作:挺胸,壓肩、收腹、夾臀,屈髖、屈膝、背打直,手放在腰際,挺胸,頭抬到正上方即可。或者兩手拉高,在正前方畫圈,不要往後彎。往下畫圈的時候吐氣,起來的時候吸氣。剛開始先畫半圈,能力好的圈可以畫低一點。
▲強化部位:伸展胸肌、腹肌、臀肌、背肌,並且促進上半身的血液循環,使脂肪不易堆積,並且讓血液到達手指的末梢神經,改善手腳冰冷的症狀。
 
5.犁鋤式圖解
▲禁忌動作:腳往頭部上方折起來,附加下壓動作。
▲可能傷害:頸部過度壓迫容易傷脊椎和頸椎,有高血壓和患有骨刺的人不能做。
▲替代動作:「橋式」—躺平,膝蓋打開與肩同寬,手可撐在腰間或平放在身旁,夾臀並抬高,像一座橋的姿勢。
▲強化部位:緩和刺激頸椎和背椎,同時伸展腹肌和背肌。
 
6.大風車圖解
▲禁忌動作:兩腳站開比肩寬,彎腰,右手往左邊腳踝伸,左手往上揚;左手往右邊腳踝伸,右手往上揚,兩邊交替做風車般的快速轉體動作。
▲可能傷害:除了腳之外沒有固定點,臀部左右扭動,容易閃到腰,還會傷背、傷膝蓋。
▲替代動作:坐在椅子前緣三分之一的地方,背部挺直、收腹,手拿健美棒、拖把或曬衣服用的長竿子,放在肩膀後,做固定轉體動作。吐氣的時候轉向椅背,停留約5秒鐘,吸氣的時候回到正面,再做另一個方向;另外還可以做側邊彎腰的動作,面向前方,手拿棒子撐在肩膀後面,往腰部彎曲。
▲強化部位:運動腰部和背部。
 
7.直腿仰臥起坐圖解
禁忌動作:膝蓋伸直,兩手抱頭拉著脖子往上坐起,下巴頂住胸口,是用背部和手部的力量,身體起來時兩腳離地,起來後用力往腿部壓。
▲可能傷害:人躺平時,背部呈現脆弱的懸空狀態,此時仰臥起坐若使用背部的力量,背部肌肉容易拉傷,並且造成脊椎受傷。
▲替代動作:為了保護背部必須要屈膝,腳始終保持在地面上,不可浮動。然後縮肚,起來時意識集中在腹部,兩手輕輕扥頭,坐起和躺下的姿勢都要保持下巴與胸口有一個拳頭的距離。身體起來之前的時候先吸氣,吐氣之後縮腹,背貼住地板,肩部輕輕抬起,身體只要上升1530度即可,還原後再吸氣。
▲強化部位:加強腹肌。
 
8.倒踩腳踏車圖解
▲禁忌動作:手撐在腰間,身體與頭部成90度直角,在空中做踩腳踏車的動作。
▲可能傷害:頸部過度壓迫容易傷背椎與頸椎。
▲替代動作:抬腿時在下背部放一個枕頭支撐,腳在臀部或腹部上方踩動,而且要屈膝比較安全。另外可以把腿擱在牆上,也會達到相同效果。
▲強化部位:消除腿部疲勞,運動小腿,避免腿部靜脈曲張。
 
9.平躺直抬雙腿圖解
▲禁忌動作:躺在地上,將兩腳直直抬高,並且往頭部方向甩動。
▲可能傷害:背部沒有支撐的情況下直抬腿,容易傷脊椎,而且這個動作只用到髂腰肌與背部的力量,腹部是突出來的,因此無法有效訓練腹肌。
▲替代動作:「反仰臥起坐」-屈膝平躺,吐氣,腹部用力下壓,臀部微微離開地面12吋即可。
▲強化部位:強化下腹肌。
 
10.跨欄式伸展圖解
▲禁忌動作:坐在地上,右腿往前伸直,左腿的膝蓋往外翻,折到後方,身體沒有挺直,往右腳踝下壓震動。
▲可能傷害:膝蓋外翻容易使得膝蓋內側十字韌帶鬆弛,下壓震動時容易傷脊椎。
▲替代動作:「4型伸展」—右腿伸直,左腿膝蓋往內折進來,背部挺直,肩膀放鬆,挺胸,眼睛看著腳尖。或用彈力繩勾著腳,手拉彈力繩,上半身挺直。膝蓋韌帶鬆弛的人可以在膝蓋下方放一條毛巾,保護膝蓋。保持這個姿勢30秒以上,再換邊做。
▲強化部位:大腿內側、後側和下背部。
 
動作示範:NIKE體適能推廣大使
中華民國體適能協會教練陸文灝
 
 
 
 
 
 
 
 
年齡越大越要避免的事  
頸脖(椎)最怕吹 

電風扇或空調對著頸脖(椎)吹,周圍的軟組織會生病變, 
形成肌肉和皮下組織的慢性炎症,造成頸部持續痙攣、 後背酸痛、頭昏噁心等後果。 
所以,建議大家室內空調溫度不要低於25攝氏度,肩背部不 
要直接對著空調或電風扇。如果空調溫度不能自行調節的話 
,可以在肩上搭個披肩,最好回家晚上洗個熱水澡。 
喝水最怕快 
  由於夏天氣溫高,人身體缺水速度也會加快。特別是在熱的 
時候,很多人習慣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水喝得太快, 水分子會快速被腸內吸收,進入血液,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 
假如心臟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會出現胸悶、  短等症狀,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 
150
毫升,身體吸收才會更好。注意,也不能貪涼, 10度以上的溫水對身體最好。 
眼睛最怕曬 
  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專家提醒,眼睛喜涼怕熱 
,不注意防曬,很容易提前老化,並引發各類眼疾。 
如果要在上午10點到下午 4點外出的話,最好戴上太陽鏡、 
帽子或打遮陽傘,太陽鏡色以茶色、淡綠色防紫外線效果 最佳。 
其實,平時可以多吃點養眼的食物,比如桂圓、山藥、 胡蘿蔔、紅棗等;夏天細菌繁殖快,儘量少用手揉眼睛; 流水洗臉,可減少眼睛疾病。 
晨練最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喜歡早早就到公園去晨練。 但夏季空氣污染物最多,一般早晨 6點前還未完全擴散掉, 所以,不提倡太早出門。 
另 外,日出之前,因為沒有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附近 非但沒有過多新鮮氧氣,相反積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對健康不利。因此,夏季晨練時間不宜早於 6點鐘。 
  家裡最怕灰 
夏天悶熱、濕度大,灰塵更容易附著在空氣裡,也容易 進入人的皮膚和體內。由於人的肉眼很難看見,所以 人們常常疏於清理,讓它們長期漂浮在空氣中,並大量 附著在物品表面,成為空氣中塵?及黴菌孢子的棲身地。 而這些髒東西會趁機進入呼吸系統,進而引發哮喘、鼻炎等多種疾病。 
腸胃最怕涼 
  夏天是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專家建議,這個季節少吃 太涼的東西,尤其早晨起床時和晚上臨睡前。為了及時給 腸胃保暖,吃涼拌食物時,不妨加點薑或芥末, 可以暖胃、殺菌。 
健康要自己把握,身體自己最知道,希望以上這些能給 大家一個提示,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才是對家人最負責任的做法。
 
 

10個常見的危險伸展動作!

10個常見的危險伸展動作!
 
 
        康健雜誌29
  • 作者:李宜蓁
 
你是有樣學樣的運動公園派嗎?或經常照著健身節目做運動嗎?小心,有些動作做不得,讓中華民國體適能協會的教練陸文灝告訴你,如何做安全的伸展動作...
 
運動人人都要做,但可不是每個動作都可以做,運動安全是最應該注意、卻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點。一般人的運動觀念是沒事隨便動一動,無論是公園裡學來的、電視看來的、自己發明的動作,反正動一動對身體有益。
 
但是你知道嗎?中華民國體適能協會教練陸文灝說,就連健身房教練、國家代表隊的運動員都可能做出不安全的動作。
 
正確的動作也須注意安全訣竅,「動作不要誇張,剛剛好就好,」致力推廣務實正確運動觀念將近六年的陸文灝說,很多傷害就發生在那一秒鐘,所以做運動不要逞強,「我們一點風險都付不起的。」
 
而且她強調一個隔離(isolation)的觀念,也就是說要練哪一個部位,就動那一個部位的肌肉,這樣才會有效果,也比較安全。陸文灝特別指出以下10個常見的、危險的伸展動作,並且提供正確、安全的替代動作,讓你愈運動愈健康。
 
1.    站立屈體前彎圖解
 
▲禁忌動作:站立前彎時,直腿、鎖膝蓋、弓背,手碰地之後下壓震動。
▲可能傷害:站立時把膝蓋打直鎖死,手硬伸到地之後還下壓震動,容易造成椎間盤突出、膝蓋痛、後腿韌帶鬆弛,久而久之會形成骨刺。
▲替代動作:前彎、屈髖、屈膝、背打平,手到地之後放掉,不震動。柔軟度好的人才將膝蓋慢慢伸直,但不完全伸直。
▲強化部位:伸展背部和後大腿。
 
2.屈膝平行半蹲圖解
▲禁忌動作:深蹲震動。
▲可能傷害:蹲馬步時屈膝過低,膝蓋超過踝關節或腳尖,膝蓋容易受傷。
▲替代動作:蹲馬步時,手放大腿上,腳尖向前平行擺正,屈髖、屈膝,臀部往後坐,膝蓋不可超過腳尖,最好在踝關節正上方,收腹、挺胸、夾臀、肩膀下壓。
▲強化部位:強化臀大肌與股四頭肌,可改善O型腿與X型腿。
 
3.360度繞頸圖解
▲禁忌動作:360度繞頸。
▲可能傷害:後彎加旋轉容易造成椎間盤突出。
▲替代動作:臀部坐在椅子前緣三分之一的地方,挺胸,順著胸口畫180度繞頸。
▲強化部位:伸展脊椎,促進頸部血液循環。
 
4.站姿旋轉加後彎圖解
 
▲禁忌動作:兩腳站定,膝蓋鎖死,折腰、縮肩、駝背、挺肚、骨盤前傾、壓腿震動,兩手高舉,後彎加旋轉。
▲可能傷害:後仰加震動易造成椎間盤壓迫磨損。
▲替代動作:挺胸,壓肩、收腹、夾臀,屈髖、屈膝、背打直,手放在腰際,挺胸,頭抬到正上方即可。或者兩手拉高,在正前方畫圈,不要往後彎。往下畫圈的時候吐氣,起來的時候吸氣。剛開始先畫半圈,能力好的圈可以畫低一點。
▲強化部位:伸展胸肌、腹肌、臀肌、背肌,並且促進上半身的血液循環,使脂肪不易堆積,並且讓血液到達手指的末梢神經,改善手腳冰冷的症狀。
 
5.犁鋤式圖解
▲禁忌動作:腳往頭部上方折起來,附加下壓動作。
▲可能傷害:頸部過度壓迫容易傷脊椎和頸椎,有高血壓和患有骨刺的人不能做。
▲替代動作:「橋式」—躺平,膝蓋打開與肩同寬,手可撐在腰間或平放在身旁,夾臀並抬高,像一座橋的姿勢。
▲強化部位:緩和刺激頸椎和背椎,同時伸展腹肌和背肌。
 
6.大風車圖解
▲禁忌動作:兩腳站開比肩寬,彎腰,右手往左邊腳踝伸,左手往上揚;左手往右邊腳踝伸,右手往上揚,兩邊交替做風車般的快速轉體動作。
▲可能傷害:除了腳之外沒有固定點,臀部左右扭動,容易閃到腰,還會傷背、傷膝蓋。
▲替代動作:坐在椅子前緣三分之一的地方,背部挺直、收腹,手拿健美棒、拖把或曬衣服用的長竿子,放在肩膀後,做固定轉體動作。吐氣的時候轉向椅背,停留約5秒鐘,吸氣的時候回到正面,再做另一個方向;另外還可以做側邊彎腰的動作,面向前方,手拿棒子撐在肩膀後面,往腰部彎曲。
▲強化部位:運動腰部和背部。
 
7.直腿仰臥起坐圖解
禁忌動作:膝蓋伸直,兩手抱頭拉著脖子往上坐起,下巴頂住胸口,是用背部和手部的力量,身體起來時兩腳離地,起來後用力往腿部壓。
▲可能傷害:人躺平時,背部呈現脆弱的懸空狀態,此時仰臥起坐若使用背部的力量,背部肌肉容易拉傷,並且造成脊椎受傷。
▲替代動作:為了保護背部必須要屈膝,腳始終保持在地面上,不可浮動。然後縮肚,起來時意識集中在腹部,兩手輕輕扥頭,坐起和躺下的姿勢都要保持下巴與胸口有一個拳頭的距離。身體起來之前的時候先吸氣,吐氣之後縮腹,背貼住地板,肩部輕輕抬起,身體只要上升1530度即可,還原後再吸氣。
▲強化部位:加強腹肌。
 
8.倒踩腳踏車圖解
▲禁忌動作:手撐在腰間,身體與頭部成90度直角,在空中做踩腳踏車的動作。
▲可能傷害:頸部過度壓迫容易傷背椎與頸椎。
▲替代動作:抬腿時在下背部放一個枕頭支撐,腳在臀部或腹部上方踩動,而且要屈膝比較安全。另外可以把腿擱在牆上,也會達到相同效果。
▲強化部位:消除腿部疲勞,運動小腿,避免腿部靜脈曲張。
 
9.平躺直抬雙腿圖解
▲禁忌動作:躺在地上,將兩腳直直抬高,並且往頭部方向甩動。
▲可能傷害:背部沒有支撐的情況下直抬腿,容易傷脊椎,而且這個動作只用到髂腰肌與背部的力量,腹部是突出來的,因此無法有效訓練腹肌。
▲替代動作:「反仰臥起坐」-屈膝平躺,吐氣,腹部用力下壓,臀部微微離開地面12吋即可。
▲強化部位:強化下腹肌。
 
10.跨欄式伸展圖解
▲禁忌動作:坐在地上,右腿往前伸直,左腿的膝蓋往外翻,折到後方,身體沒有挺直,往右腳踝下壓震動。
▲可能傷害:膝蓋外翻容易使得膝蓋內側十字韌帶鬆弛,下壓震動時容易傷脊椎。
▲替代動作:「4型伸展」—右腿伸直,左腿膝蓋往內折進來,背部挺直,肩膀放鬆,挺胸,眼睛看著腳尖。或用彈力繩勾著腳,手拉彈力繩,上半身挺直。膝蓋韌帶鬆弛的人可以在膝蓋下方放一條毛巾,保護膝蓋。保持這個姿勢30秒以上,再換邊做。
▲強化部位:大腿內側、後側和下背部。
 
動作示範:NIKE體適能推廣大使
中華民國體適能協會教練陸文灝
 
 
 
 
 
 
 
 
年齡越大越要避免的事  
頸脖(椎)最怕吹 

電風扇或空調對著頸脖(椎)吹,周圍的軟組織會生病變, 
形成肌肉和皮下組織的慢性炎症,造成頸部持續痙攣、 後背酸痛、頭昏噁心等後果。 
所以,建議大家室內空調溫度不要低於25攝氏度,肩背部不 
要直接對著空調或電風扇。如果空調溫度不能自行調節的話 
,可以在肩上搭個披肩,最好回家晚上洗個熱水澡。 
喝水最怕快 
  由於夏天氣溫高,人身體缺水速度也會加快。特別是在熱的 
時候,很多人習慣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水喝得太快, 水分子會快速被腸內吸收,進入血液,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 
假如心臟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會出現胸悶、  短等症狀,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 
150
毫升,身體吸收才會更好。注意,也不能貪涼, 10度以上的溫水對身體最好。 
眼睛最怕曬 
  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專家提醒,眼睛喜涼怕熱 
,不注意防曬,很容易提前老化,並引發各類眼疾。 
如果要在上午10點到下午 4點外出的話,最好戴上太陽鏡、 
帽子或打遮陽傘,太陽鏡色以茶色、淡綠色防紫外線效果 最佳。 
其實,平時可以多吃點養眼的食物,比如桂圓、山藥、 胡蘿蔔、紅棗等;夏天細菌繁殖快,儘量少用手揉眼睛; 流水洗臉,可減少眼睛疾病。 
晨練最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喜歡早早就到公園去晨練。 但夏季空氣污染物最多,一般早晨 6點前還未完全擴散掉, 所以,不提倡太早出門。 
另 外,日出之前,因為沒有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附近 非但沒有過多新鮮氧氣,相反積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對健康不利。因此,夏季晨練時間不宜早於 6點鐘。 
  家裡最怕灰 
夏天悶熱、濕度大,灰塵更容易附著在空氣裡,也容易 進入人的皮膚和體內。由於人的肉眼很難看見,所以 人們常常疏於清理,讓它們長期漂浮在空氣中,並大量 附著在物品表面,成為空氣中塵?及黴菌孢子的棲身地。 而這些髒東西會趁機進入呼吸系統,進而引發哮喘、鼻炎等多種疾病。 
腸胃最怕涼 
  夏天是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專家建議,這個季節少吃 太涼的東西,尤其早晨起床時和晚上臨睡前。為了及時給 腸胃保暖,吃涼拌食物時,不妨加點薑或芥末, 可以暖胃、殺菌。 
健康要自己把握,身體自己最知道,希望以上這些能給 大家一個提示,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才是對家人最負責任的做法。
 
 

10個常見的危險伸展動作!

10個常見的危險伸展動作!
 
 
        康健雜誌29
  • 作者:李宜蓁
 
你是有樣學樣的運動公園派嗎?或經常照著健身節目做運動嗎?小心,有些動作做不得,讓中華民國體適能協會的教練陸文灝告訴你,如何做安全的伸展動作...
 
運動人人都要做,但可不是每個動作都可以做,運動安全是最應該注意、卻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點。一般人的運動觀念是沒事隨便動一動,無論是公園裡學來的、電視看來的、自己發明的動作,反正動一動對身體有益。
 
但是你知道嗎?中華民國體適能協會教練陸文灝說,就連健身房教練、國家代表隊的運動員都可能做出不安全的動作。
 
正確的動作也須注意安全訣竅,「動作不要誇張,剛剛好就好,」致力推廣務實正確運動觀念將近六年的陸文灝說,很多傷害就發生在那一秒鐘,所以做運動不要逞強,「我們一點風險都付不起的。」
 
而且她強調一個隔離(isolation)的觀念,也就是說要練哪一個部位,就動那一個部位的肌肉,這樣才會有效果,也比較安全。陸文灝特別指出以下10個常見的、危險的伸展動作,並且提供正確、安全的替代動作,讓你愈運動愈健康。
 
1.    站立屈體前彎圖解
 
▲禁忌動作:站立前彎時,直腿、鎖膝蓋、弓背,手碰地之後下壓震動。
▲可能傷害:站立時把膝蓋打直鎖死,手硬伸到地之後還下壓震動,容易造成椎間盤突出、膝蓋痛、後腿韌帶鬆弛,久而久之會形成骨刺。
▲替代動作:前彎、屈髖、屈膝、背打平,手到地之後放掉,不震動。柔軟度好的人才將膝蓋慢慢伸直,但不完全伸直。
▲強化部位:伸展背部和後大腿。
 
2.屈膝平行半蹲圖解
▲禁忌動作:深蹲震動。
▲可能傷害:蹲馬步時屈膝過低,膝蓋超過踝關節或腳尖,膝蓋容易受傷。
▲替代動作:蹲馬步時,手放大腿上,腳尖向前平行擺正,屈髖、屈膝,臀部往後坐,膝蓋不可超過腳尖,最好在踝關節正上方,收腹、挺胸、夾臀、肩膀下壓。
▲強化部位:強化臀大肌與股四頭肌,可改善O型腿與X型腿。
 
3.360度繞頸圖解
▲禁忌動作:360度繞頸。
▲可能傷害:後彎加旋轉容易造成椎間盤突出。
▲替代動作:臀部坐在椅子前緣三分之一的地方,挺胸,順著胸口畫180度繞頸。
▲強化部位:伸展脊椎,促進頸部血液循環。
 
4.站姿旋轉加後彎圖解
 
▲禁忌動作:兩腳站定,膝蓋鎖死,折腰、縮肩、駝背、挺肚、骨盤前傾、壓腿震動,兩手高舉,後彎加旋轉。
▲可能傷害:後仰加震動易造成椎間盤壓迫磨損。
▲替代動作:挺胸,壓肩、收腹、夾臀,屈髖、屈膝、背打直,手放在腰際,挺胸,頭抬到正上方即可。或者兩手拉高,在正前方畫圈,不要往後彎。往下畫圈的時候吐氣,起來的時候吸氣。剛開始先畫半圈,能力好的圈可以畫低一點。
▲強化部位:伸展胸肌、腹肌、臀肌、背肌,並且促進上半身的血液循環,使脂肪不易堆積,並且讓血液到達手指的末梢神經,改善手腳冰冷的症狀。
 
5.犁鋤式圖解
▲禁忌動作:腳往頭部上方折起來,附加下壓動作。
▲可能傷害:頸部過度壓迫容易傷脊椎和頸椎,有高血壓和患有骨刺的人不能做。
▲替代動作:「橋式」—躺平,膝蓋打開與肩同寬,手可撐在腰間或平放在身旁,夾臀並抬高,像一座橋的姿勢。
▲強化部位:緩和刺激頸椎和背椎,同時伸展腹肌和背肌。
 
6.大風車圖解
▲禁忌動作:兩腳站開比肩寬,彎腰,右手往左邊腳踝伸,左手往上揚;左手往右邊腳踝伸,右手往上揚,兩邊交替做風車般的快速轉體動作。
▲可能傷害:除了腳之外沒有固定點,臀部左右扭動,容易閃到腰,還會傷背、傷膝蓋。
▲替代動作:坐在椅子前緣三分之一的地方,背部挺直、收腹,手拿健美棒、拖把或曬衣服用的長竿子,放在肩膀後,做固定轉體動作。吐氣的時候轉向椅背,停留約5秒鐘,吸氣的時候回到正面,再做另一個方向;另外還可以做側邊彎腰的動作,面向前方,手拿棒子撐在肩膀後面,往腰部彎曲。
▲強化部位:運動腰部和背部。
 
7.直腿仰臥起坐圖解
禁忌動作:膝蓋伸直,兩手抱頭拉著脖子往上坐起,下巴頂住胸口,是用背部和手部的力量,身體起來時兩腳離地,起來後用力往腿部壓。
▲可能傷害:人躺平時,背部呈現脆弱的懸空狀態,此時仰臥起坐若使用背部的力量,背部肌肉容易拉傷,並且造成脊椎受傷。
▲替代動作:為了保護背部必須要屈膝,腳始終保持在地面上,不可浮動。然後縮肚,起來時意識集中在腹部,兩手輕輕扥頭,坐起和躺下的姿勢都要保持下巴與胸口有一個拳頭的距離。身體起來之前的時候先吸氣,吐氣之後縮腹,背貼住地板,肩部輕輕抬起,身體只要上升1530度即可,還原後再吸氣。
▲強化部位:加強腹肌。
 
8.倒踩腳踏車圖解
▲禁忌動作:手撐在腰間,身體與頭部成90度直角,在空中做踩腳踏車的動作。
▲可能傷害:頸部過度壓迫容易傷背椎與頸椎。
▲替代動作:抬腿時在下背部放一個枕頭支撐,腳在臀部或腹部上方踩動,而且要屈膝比較安全。另外可以把腿擱在牆上,也會達到相同效果。
▲強化部位:消除腿部疲勞,運動小腿,避免腿部靜脈曲張。
 
9.平躺直抬雙腿圖解
▲禁忌動作:躺在地上,將兩腳直直抬高,並且往頭部方向甩動。
▲可能傷害:背部沒有支撐的情況下直抬腿,容易傷脊椎,而且這個動作只用到髂腰肌與背部的力量,腹部是突出來的,因此無法有效訓練腹肌。
▲替代動作:「反仰臥起坐」-屈膝平躺,吐氣,腹部用力下壓,臀部微微離開地面12吋即可。
▲強化部位:強化下腹肌。
 
10.跨欄式伸展圖解
▲禁忌動作:坐在地上,右腿往前伸直,左腿的膝蓋往外翻,折到後方,身體沒有挺直,往右腳踝下壓震動。
▲可能傷害:膝蓋外翻容易使得膝蓋內側十字韌帶鬆弛,下壓震動時容易傷脊椎。
▲替代動作:「4型伸展」—右腿伸直,左腿膝蓋往內折進來,背部挺直,肩膀放鬆,挺胸,眼睛看著腳尖。或用彈力繩勾著腳,手拉彈力繩,上半身挺直。膝蓋韌帶鬆弛的人可以在膝蓋下方放一條毛巾,保護膝蓋。保持這個姿勢30秒以上,再換邊做。
▲強化部位:大腿內側、後側和下背部。
 
動作示範:NIKE體適能推廣大使
中華民國體適能協會教練陸文灝
 
 
 
 
 
 
 
 
年齡越大越要避免的事  
頸脖(椎)最怕吹 

電風扇或空調對著頸脖(椎)吹,周圍的軟組織會生病變, 
形成肌肉和皮下組織的慢性炎症,造成頸部持續痙攣、 後背酸痛、頭昏噁心等後果。 
所以,建議大家室內空調溫度不要低於25攝氏度,肩背部不 
要直接對著空調或電風扇。如果空調溫度不能自行調節的話 
,可以在肩上搭個披肩,最好回家晚上洗個熱水澡。 
喝水最怕快 
  由於夏天氣溫高,人身體缺水速度也會加快。特別是在熱的 
時候,很多人習慣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水喝得太快, 水分子會快速被腸內吸收,進入血液,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 
假如心臟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會出現胸悶、  短等症狀,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 
150
毫升,身體吸收才會更好。注意,也不能貪涼, 10度以上的溫水對身體最好。 
眼睛最怕曬 
  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專家提醒,眼睛喜涼怕熱 
,不注意防曬,很容易提前老化,並引發各類眼疾。 
如果要在上午10點到下午 4點外出的話,最好戴上太陽鏡、 
帽子或打遮陽傘,太陽鏡色以茶色、淡綠色防紫外線效果 最佳。 
其實,平時可以多吃點養眼的食物,比如桂圓、山藥、 胡蘿蔔、紅棗等;夏天細菌繁殖快,儘量少用手揉眼睛; 流水洗臉,可減少眼睛疾病。 
晨練最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喜歡早早就到公園去晨練。 但夏季空氣污染物最多,一般早晨 6點前還未完全擴散掉, 所以,不提倡太早出門。 
另 外,日出之前,因為沒有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附近 非但沒有過多新鮮氧氣,相反積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對健康不利。因此,夏季晨練時間不宜早於 6點鐘。 
  家裡最怕灰 
夏天悶熱、濕度大,灰塵更容易附著在空氣裡,也容易 進入人的皮膚和體內。由於人的肉眼很難看見,所以 人們常常疏於清理,讓它們長期漂浮在空氣中,並大量 附著在物品表面,成為空氣中塵?及黴菌孢子的棲身地。 而這些髒東西會趁機進入呼吸系統,進而引發哮喘、鼻炎等多種疾病。 
腸胃最怕涼 
  夏天是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專家建議,這個季節少吃 太涼的東西,尤其早晨起床時和晚上臨睡前。為了及時給 腸胃保暖,吃涼拌食物時,不妨加點薑或芥末, 可以暖胃、殺菌。 
健康要自己把握,身體自己最知道,希望以上這些能給 大家一個提示,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才是對家人最負責任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