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醫療健康諮詢中心

台灣的國際醫療具有高水準的醫療技術,讓台灣民眾生病也可以很幸福,MIE國際醫療提供各種來台灣就醫諮詢,協助需要者找對醫生看對病。讓您延年益壽。歡迎諮詢~

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吃剩菜的巨大危害

吃剩菜的巨大危害



  
 
分享吃剩菜的 巨大危害,你知道嗎?權威專家實驗解答
養生界一 直有種說法,夏季隔夜菜,特別是隔夜蔬菜不能吃,說隔夜菜中有大量細菌,而且亞硝酸鹽含量 很高。真是這樣的嗎?如果超標,到底有多嚴重?紅燒肉、紅燒魚呢,是不 是也超標?

近日,記者就 此問題,專門赴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食品科學與營養系實驗室,測了測隔夜菜 亞硝酸鹽的含量。之所以只測亞硝酸鹽含量,是因為隔夜菜中的細菌可以用加熱的方式殺死,而 亞硝酸鹽卻是加熱去不掉的。

炒四個菜看問題有多大?為了測測隔夜菜亞硝酸鹽的含量,實驗人員請杭州一家 知名中高檔連鎖餐廳的廚師燒了4個 菜: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和紅燒鯽魚。
 
餐廳廚師長石瑞 得知我們是用來做亞硝酸鹽實驗的,特地選用了最新鮮的食材。4個菜燒好後,石廚師長親自打包,分別裝進4個保鮮盒。

石廚師長說, 剩菜時間放久了,營養成分會流失,還容易滋生細菌。腸胃不好的人吃了很容易拉肚子,這種情況平 時碰到很多,所以他們一般會建議顧客,打包的菜要在2個 小時內吃完。不過對於剩菜放久了亞硝酸鹽是否會超標,石廚師長說,倒還真不清楚。
 肉類菜亞硝酸 鹽比蔬菜高。為了讓大家對剩菜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有個更客觀的了解,實驗人員特地將4個菜分成了4份,分別裝入一次性降解餐盒,包上保鮮膜後, 分別貼上半小時、6小時、18小時、24小時的標籤。然後,將這些樣本都放進實驗室 冰箱,在4℃下冷藏,這個溫度也是普通 家用冰箱設置的溫度。
實驗人員先把菜餚 研磨成漿狀,稱取1g(注:g克)樣品置於錐形瓶中,加蒸餾水稀釋。暗處靜 置15分鐘,由快速檢測儀直接讀取亞硝 酸鹽含量。為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每個樣品都測試3次, 最後取平均值。

出鍋後半小 時,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這三個菜的檢測結果是,亞硝酸鹽含量都沒有超過我國《食品中污染 物限量標準》的最高限值,即蔬菜類4mg/kg、 肉類3mg/kg(注:mg毫克,kg公斤)。但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比韭菜炒蛋 和炒青菜要高。對此實驗人員說,肉類菜餚一般比蔬菜類加入更多的調味料,調味料中本身就含有硝 酸鹽,這些硝酸鹽被微生物轉化為亞硝酸鹽,就導致了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較高。
紅燒肉亞硝酸鹽 率先超標。6小時後,差不多為中飯到晚 飯的時間間隔。許多老年人或者雙職工家庭在休息天、中午燒的菜,晚上再吃很普遍。

實驗人員打開 冰箱,把貼有“6小時”標籤的炒青菜、 韭菜炒蛋、紅燒肉和紅燒鯽魚取出來,然後放進微波爐,用中低火加熱1分鐘,拿出微波爐後,這些菜餚看起來仍然很新 鮮。實驗人員對這些菜餚的亞硝酸鹽含量進行了測定,結果發現,6小時後剩菜中亞硝酸鹽含量都有所增加,炒青菜 增加了16%,韭菜炒蛋增加了6%,紅燒肉增加了70%。其中,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達4.2558mg/kg,已超過了國家《食品中 污染物限量標準》中“肉類3mg/kg” 的限量標準。
 
冰箱放18個小時全超標。18小時後,實驗人員又從冰箱中拿出貼有“18小時”標籤的4個菜,用微波爐加熱後作檢測。檢測結果發現, 炒青菜中亞硝酸鹽含量增幅非常大,比6小 時增加了443%,紅燒鯽魚增加54%,韭菜炒蛋增加47%,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不大。從這實 驗看出,隔夜菜放到第二天中午,炒青菜、紅燒肉、紅燒鯽魚亞硝酸鹽含量都超過了國家標準。

菜餚放冰箱24小時吃不得(隔夜菜冰箱裡放24小時,亞硝酸鹽含量全部嚴重超標)距離4個菜燒好的時間差不多過去24小時後,實驗人員從冰箱中拿出最後一批貼有 “24小時”標籤的4個菜餚,同樣用微波爐加熱後作檢測。
 
 
檢測結果發 現,跟18小時相比,4個菜餚亞硝酸鹽含量繼續大幅增加,且全部超過 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的限量標準,其中炒青菜超標34%, 韭菜炒蛋超標41%,紅燒肉超標84%,紅燒鯽魚超標141%

實驗人員說,出 鍋後24小時,葷菜亞硝酸鹽含量超標厲 害,是因為紅燒的菜餚,所用的調料中本身就含有硝酸鹽,而且葷菜蛋白質含量高,24小時後,微生物分解了大量蛋白質化合物,促 使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
 
常溫下亞硝酸 鹽含量上升快。為了解冰箱冷藏與常溫下菜餚亞硝酸鹽含量的變化,實驗人員還將一份紅燒鯽魚樣本 在常溫下放置了4小時然後測定其亞硝酸 鹽含量。結果顯示亞硝酸鹽含量的三次測試平均值為8.9483mg/kg, 超過國家限量標準一倍以上,比在冰箱中放了24小 時超標得還要多。

蔬菜越不新鮮 亞硝酸鹽含量越高。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食品科學與營養系實驗室沈建福副教授介 紹,以前他們實驗室做過生的蔬菜的亞硝酸鹽含量測定,結果發現蔬菜中都含有亞硝酸鹽,但沒有超 過國家標準。總的趨勢是,越不新鮮的蔬菜,亞硝酸鹽含量越高,而那些爛了的蔬菜,亞硝酸鹽超標 比較明顯。
蔬菜中之所以含有 亞硝酸鹽,是因為蔬菜生長過程中要施氮肥,硝酸鹽就是從氮肥中來的。硝酸鹽沒有毒性,但空氣中 的微生物會進入到剩菜中,而常溫下微生物更加活躍,會產生一種還原酶,這種酶可以讓菜餚中的硝 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

沈老師說,從 生的蔬菜含亞硝酸鹽的情況看,熟菜的亞硝酸鹽含量只多不少。“理論上,剩菜放的時間越長,微生 物的活動越厲害,亞硝酸鹽含量也就越高。而且不同的菜,亞硝酸鹽含量也是不同的。”
都市快報:攝入3克亞硝酸鹽即可中毒致人死亡。亞硝酸鹽可使血 中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失去運氧的功能,致使組織缺氧,重則死亡。長期食用可引起 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腸癌等疾病。成人攝入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可見,吃隔夜剩菜的危害非常大。
舉手之勞,將此信息分享給家人和朋友吧!

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

運動排汗 幫助散熱最有效

運動排汗 幫助散熱最有效
2013/06/24
【元氣周報/記者林思宇/報導】
氣溫飆高,要如何抗暑?醫師建議,多運動增加身體調節體溫的能力外,每天別忘補充2000到3000cc的水分。至於民眾愛吃的冰品,醫師說10度C最適合,如果溫度太低,容易讓身體產熱,吃完冰反而不覺得涼快。
不要怕流汗 游泳最適合
一看到大太陽,多數人選擇躲在家裡吹冷氣。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建議,冷氣調節的室內溫度和室外溫差最好以5度為限,如果溫差太大,反而不利毛孔收縮。如果想省電費不開冷氣,則要保持空氣流通,流通的空氣就能帶走體溫,使用電扇的道理也在此。
很多人怕流汗不想運動,但在中西醫師眼中,運動是調節體溫的好方法。何一成說,每天運動30分鐘,可以訓練身體調節體溫的能力,增加排汗功能,其中又以游泳效果最好。
他解釋,因為水溫和氣溫相同,如身體對氣溫對感受為28度時,水溫則減少5度為23度,若是在水中游泳,身體對流動水感受的溫度會更低。
冷毛巾摩擦 能幫助降溫
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陳潮宗說,運動會加速排汗、增多汗量,流出鹽分較少的乾淨汗水,當這種汗蒸發時,會帶走皮膚表面的汽化熱並抑制體溫上升,達到輕鬆調節體溫的效果。想要聰明排汗,建議從事讓身體稍微流汗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或慢跑。
對於無法有效調節體溫的人,陳潮宗說,可多做冷水摩擦,把浸水擰乾的毛巾扭成繩索狀,從距離心臟最遠的腳開始,按照腳、手、腹部、背後的順序摩擦20次左右。
冰袋敷脈膊 涼爽透全身
身體若因為天氣炎熱而發燙,陳潮宗說,可用毛巾把冰袋捲起來,敷在脖子後面或是後腦勺降溫,接著冷卻手肘內側肌肉較軟的部分,以及腋下、大腿根部。訣竅是冷卻可測量到脈膊的地方,能讓血液降溫,冷卻後的血液流通全身,就能降低體溫。若無冰袋,可使用冰涼罐裝飲料替代。
除了外在,俗話說「心靜自然涼」,何一成解釋,這是有道理的,由於自律神經和體溫有關,所以自律神經緊張的人,也容易覺得熱,當身體放鬆時,就不會覺得那麼熱。
常補充水分 別等渴才喝
夏天會比平常更容易口渴。中醫認為,早上起床空腹先喝一杯500cc的水,以喚醒各器官、加速腸胃蠕動、幫助排便,可以幫助美容與促進健康。千萬不要感覺渴了才喝,因為身體已經處於輕度脫水狀態。
陳潮宗說,上下午兩餐之間盡可能多喝水外,吃飯也是補充水分好時機。若能在吃飯前先喝下一大杯水或一大碗清湯,能增加肚子的飽足感,減少食量,便可以輕輕鬆鬆達到控制食量與補充水分的效果。
若不喜歡開水的淡而無味,陳潮宗建議,可以加一些檸檬汁,或多吃富含水分的蔬果等,或多喝一些清湯來補充水分,但不建議喝含糖飲料或添加人工香料的加味水,因為熱量太高,多喝對身體有害無益。
實在想吃冰 別低於10度
陳潮宗提醒心臟病、高血壓患者,不可一次大量飲水,應少量多次,否則血液突然水分增多,血管所受壓力加大,導致血壓升高,造成心臟壓力。
何一成說,每天一定要喝2000到3000cc的水,應以白開水為主,真想喝各式飲料,不能超過600cc。同時建議民眾要分批喝,一次50到100cc,以免一下喝太多反而刺激排尿,減少體內含水量。
至於冰品,何一成說,太冷的飲料會讓身體驟冷,反而會打寒顫刺激發熱,最好的冰品是10度C,一般冰箱是4度C,所以從冰箱拿出來後要退冰一下再喝。
洗澡散熱/水溫過低 冷水澡愈洗愈熱
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陳潮宗認為,洗冷水澡雖能帶走身體的熱,但效果是短暫的。身體受熱後立即洗冷水澡,會使皮膚血管急劇收縮,全身毛孔快速閉合,人體積聚熱量會滯留體內,增加心臟負擔,恐引起高熱、頭部供血不足等情況,使人頭暈目眩,洗完後反而更熱。若要沖澡消暑,只需洗比體溫略低的水,就能幫助散熱。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則提醒,洗冷水澡的人,出浴室前一定要擦乾,否則容易感冒。

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

~~癌症有救了~~

~~癌症有救了~~
請耐心看完這篇文章,對自身健康很有幫助。
三十多年前有一位服務於公賣局台北啤酒廠的張先生,參加該啤酒場選派技術人員到國外深造的考試,以優異的成績及格。在出國前經某公立醫院體檢發現,罹患有像小孩拳頭大小的肺部腫瘤,因而不能出國。
張先生非常失望之餘,一直懷疑診斷有誤,於是再到另一家醫院檢查,結果還是証實原來的診斷並無錯誤。當時年輕力壯的張先生得到這樣的絕症,在人生絕望之餘,多次打電話給當時任職台東縣政府黃順興縣長機要秘書的魏姓同學。
魏姓同學便利用星期日趕到台北和張先生見面,張先生向魏同學詳述相關絕望的詳情和悲觀感受。並請魏同學協助其後事,恰逢魏同學與前任馬偕醫院院長(194955專精於癌症臨床研究)呂革令博士是知交好友。
當即建議前往訪求呂博士醫治,起初張先生說不願再看醫生,以免徒增傷悲。但魏同學說先前已以電話請教過呂博士並安排好時間張先生只好偕同前往呂博士住處造訪。
呂博士和張先生見面就說:「魏先生是我的好友,介紹你和我認識是我們緣份,感謝上帝賜給我們這個機會。我請教你:『癌為什麼叫絕症,你可知道嗎?』」張先生和魏先生都不知道如何作答。
呂博士又說:「人類醫治癌症到目前為止只有兩條路,第一條路是消滅病源,第二條路是增加抵抗力。但很奇怪的是,癌無論用鈷60其他藥物去消滅癌細胞,可是癌細胞還沒被消滅,好的細胞卻先被殺死。無論用什麼營養、補藥,好的細胞還未吸收,癌細胞卻先吸收、讓癌長得更快﹔因此可說上述兩條路都行不通、所以叫絕症。」
呂博士又說:人類的聰明連登陸月球也都已經成功,但為什麼沒有人去懷疑上述兩條治癌的路是在鑽牛角尖,另外找第三條路?感謝上帝賜給我以往在馬偕醫院做癌症方面的臨床實驗,並得院內各部同仁協助的機會,我發現癌症病人血液檢查的結果百分之百都是酸性反應。
長期素食、且生活接近自然的佛寺僧尼,由於體質都偏屬優質弱鹼性所以尚沒有發現罹患癌症的病例。
因此我大膽的斷定在弱鹼性體質的狀態下,癌細胞是無法生長、甚至是無法生存的。
張先生我建議你從現在起少吃酸性的葷食類,多吃鹼性食物,另外可吃綠藻和帶殼菱角湯,改變你的體質,並勵行接近自然的良好生活規律 ; 如果五年內不死、你就沒問題了,願上帝祝福你。」
張先生依照呂博士的建議,認真改變吃的習慣,每天又吃綠藻、喝菱角湯,樂觀加上每天適當的運動,一年後再到同一公立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腫瘤不但沒有長大、反而已呈現萎縮狀態,遂令醫院檢查人員驚為奇蹟,五年後竟完全處於萎縮、至近於消失狀態。
經過了將近四十年歲月,現在張先生的健康情況完全正常,生活起居甚為愉快。繼張先生之後,有位前台東省立醫院總務課長陳添壽先生,同樣得到肺癌 ; 魏先生得知後將張先生的經過轉告陳添壽先生,陳先生乃依照呂博士的建議進行改變體質,結果與張先生同樣遠離癌症。
那時呂博士全家已移民美國,事後呂博士回來台灣再與魏先生見面時魏先生將張先生和陳先生的經過告訴呂博士,並提議由他們倆位親自向呂博士陳述,請呂博士發表其改變體質之自療成果報告。
呂博士謙虛地回答說:我年事已大,況且沒有臨床紀錄不能做為成果請魏先生轉告親友,如果友人認同的話,請他們繼續做體驗並廣為宣導........
~~~~~~~~~~~~~~~~~~~~~~~~~~
關心自己也要關心別人,85%癌症病患屬於酸性體質
*健康人的血液是成弱鹼性的,約是PH7.357.45左右
*嬰兒也是屬於弱鹼性的體質
*成長期的成人有體質酸化的現象
根據一項六百位癌症病人體液分布的研究,顯示85癌症病患屬於酸性體質。
因此,如何使體質維持在弱鹼性就是遠離疾病的第一步。
~~~~~~~~~~~~~~~~~~~~~~~~~~
酸性體質的生理表徵
1.皮膚無光澤。
2.香港腳。
3.稍做運動即感疲勞,一上公車便想睡覺。
4.上下樓梯容易氣喘。
5.肥胖、下腹突出。
6.步伐緩慢、動作遲緩。
~~~~~~~~~~~~~~~~~~~~~~~~~~
為什麼會形成酸性體質?
1.過度攝取乳酸性食品
a)肉類、乳酪製品與蛋、牛肉、火腿等皆屬於酸性食品。
b)攝取過量的酸性食品血液會傾向酸性而變黏稠,不易流到細血管的末稍,而易造成手腳或膝蓋的冷寒症, 以及肩膀僵硬和失眠等。
c)年輕力壯時吃適量的肉類是對的, 但老年人則以蔬菜或小魚為宜。
2.生活步調失常會造成酸性體質
a)生活步調失常會造成精神與肉體的壓力。
b)據統計,晚睡者罹患癌症的機率比正常人高出五倍。
c)人類本來就活在節奏的世界裡,無法事先儲備睡眠或飲食,也不能日夜顛倒。
d)人體內臟受自律神經控制,白天主要是交感神經活動,晚上則由副交感神經工作,若使其錯亂及倒置, 就亦百病滋生。
3.情緒過於緊張
a)文明社會會造成的壓力。
b)工作上或精神上的壓力。
c)當一個人承受精神壓力後,一旦緊張鬆弛,時會造成猝死,稱為潛在性副腎皮質機能不全症。
4.肉體的緊張
a)動手術之前應先檢查腎上腺皮質機能是否正常。如果副腎皮質機能較差,或手術壓力遠超過副腎調整功能,則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或其他不良影響。
b)若發現病患臉部浮腫,需詳加詢問病史及服藥狀況,為長期服用腎上腺皮質賀爾蒙者, 施以針灸要特別注意反應。
c)勞動或運動過度,通宵打牌、開車等壓力都應盡量避免。
~~~~~~~~~~~~~~~~~~~~~~~~~~
附錄:常見食物的酸鹼性
1.強酸性食品:蛋黃、乳酪、白糖做的西點或柿子、 烏魚子、柴魚等。
2.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雞肉、鮪魚、豬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奶油、馬肉等。
3.弱酸性食品:白米、落花生、啤酒、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魚。
4.弱鹼性食品:紅豆、蘿卜、蘋果、甘藍菜、洋蔥、豆腐等。
5.中鹼性食品:蘿蔔乾、大豆、紅蘿蔔、蕃茄、香蕉、橘子、南瓜、草莓、蛋白、梅乾、檸檬、菠菜等。
6.強鹼性食品: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芽、海帶等。
尤其是天然綠藻富含葉綠素,是不錯的鹼性健康食品,而茶類不宜過量,最佳飲用時間為早上。

最骯髒、最致命前四名蔬果

最骯髒、最致命前四名蔬果

第1名/桃子 Peaches

第2名/蘋果

第3名/西洋芹菜

第4名/草莓



好驚人...一定要看完哦...



12大含農藥骯髒的蔬果



芹菜Celery
由於消費者在感恩節和聖誕節需求量高,75%的作物種植在秋季和冬季,而那是多風多雨促進細菌和真菌生長的季節。而且因為我們吃的芹菜莖的全部,所以農夫必須反覆噴灑抵禦害蟲。「沒有人喜歡看到毛毛蟲在芹菜梗上」美國農業部昆蟲研究學 家雷茨 博士表示。

桃子Peaches
由於甜,多汁,桃子吸引人也更吸引到昆蟲。從開花到收穫農夫每一、兩個星期都噴灑農藥-- 「桃子絨毛可以收集住農藥」,在阿肯色大學園藝博士約翰克拉克說,他也表示,他每一年吃的成千的桃子每一個都削皮。

草莓Strawberries
草莓不僅甜,多汁,容易發生疾病,包括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會被真菌的攻擊。「蘋果和桃子,噴灑農藥為了得到沒有汙點的水果」理查懷爾斯,EWG環保研究團體副總裁說「所有漿果,你只是試圖在他們變壞前進入商店賣給顧客。

蘋果Apples
又香又可口,蘋果很容易受到30多個昆蟲攻擊和至少發生10種疾病。為防止微小的瑕疵的出現,在收成後要經過殺真菌劑和其他化學物質處理,殘餘農藥會繼續堆積長達9個月。

藍莓Blueberries
藍莓是12種含高化學品的蔬果新加入的名單,因為3年前大量增加生產,美國農業部才開始測試它。藍莓是蛆蟲和袋蟲的目標。

油桃Nectarines
油桃與桃子不同處是沒有絨毛,所以難怪他們容易受到許多相同的害蟲,包括東方果實蛾和桃枝蛀蟲的攻擊。由於他們的蠟質皮膚,他們比桃子少一點昆蟲攻擊他們。但另一方面,他們更容易腐爛和產生疤痕。

甜青椒Bell Peppers
為什麼他們骯髒:在佛羅里達大學昆蟲學家菲力浦 史但斯 博士說:與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不同的青椒(這是技術上的水果),沒有苦澀的內含物作為驅蟲劑。他們甚至缺乏像他們的堂兄弟,智利辣椒火辣的味道。而他們的皺褶外表卻提供農藥積累的角落。

菠菜Spinach
菠菜是一種單純的葉子植物,它吸引多種昆蟲,包括蝗蟲。此外,威爾斯說:「菠菜往往把殘留在土壤的DDT吸收到葉子上。」這些DDT化學物質在他們被禁止使用幾十年後仍留在土中。」

羽衣甘藍Kale
為什麼他們骯髒:出現受蟲害葉子將使甘藍滯銷,外面的葉子出售之前沒被除去,因此農夫也只能噴灑農藥了。

櫻桃Cherries
由於櫻桃是沒有果皮也無保護層的水果,它們易受害蟲的攻擊,如西部櫻桃實蠅。根據檢疫法規定如果在裝運中發現一隻? I? A整個運載的水果必須倒掉,所以種植者由於恐懼失去他們的水果便噴灑農藥。

馬鈴薯Potatoes
新加入的名單,在整個生長季節噴5次或以上的農藥,防止各種害蟲--以確保能夠供應速食店和薯片生產商統一的形狀和大小。收穫後,還再全面噴農藥以抵禦黴菌和發芽。

葡萄(進口) Imported Grapes
在從遙遠的南半球過境到達美國,很容易受葡萄灰黴病侵襲而腐爛,也導致葡萄裂開和果汁流出來。為了防止這種情況,農民噴灑殺真菌劑。







15個自然乾淨蔬果



洋蔥Onions

洋蔥製造自己的防護品,含有硫化合物,阻止昆蟲咀嚼。雖然農民在生長季節初期噴灑農藥,殘留物在收割時因外層的脫落而同時被除掉了。

鱷梨Avocado
大部分的農藥是堆積在果皮上。

甜玉米Sweet Corn
為什麼它是乾淨蔬果:殘留農藥在外殼上面。

鳳梨Pineapple
在生長季節初期便噴灑了農藥,所以收穫後殘留極少,而極少的殘留也只是在厚厚的外皮上。

芒果Mangoes
芒果種植在墨西哥,加勒比,南美洲,那裡的氣候乾燥,阻止真菌生存和手工除草代替除草劑。此外,芒果去皮才可食用。

甜豌豆Sweet Peas
為什麼它是乾淨蔬果:他們都受他們的豆莢保護。

蘆筍Asparagus
生長很快,幾乎沒有時間給昆蟲攻擊。

獼猴桃Kiwifruit
草蛉和寄生蜂幫助控制喜歡吃獼猴桃的害蟲。

捲心菜Cabbage
為什麼它是乾淨蔬果:雖然噴灑農藥,但吸收農藥外葉銷售前被丟棄

茄子Eggplant
茄子有一個光滑的表面,農藥容易掉落。

哈密瓜Cantaloupe
雖然西瓜也噴灑殺蟲劑,但都留在厚厚的外皮上。

西瓜Watermelon
殺蟲劑在水果外皮,同樣的我們也不吃西瓜皮。

柚子Grapefruit
雖然農民經常使用殺真菌劑來控制蟲害,但大部分的殘留物留在果皮上。

甘藷Sweet Potato
甘藷有內置的防禦。如果被咬,它會滲出一乳白色汁液把昆蟲口黏住。在賣完前,甘藷在高溫和高濕下自已癒合。這會導致外皮增厚,提供保護防止被傷害和產生疾病。

蜜瓜Honeydew Melon
蜜瓜包裝過程中用稀釋氯水洗過,以抵禦腐朽導致腐朽的微生物。但是,須丟棄果皮方可食用。

只要記住,無論是選擇傳統或有機的,最好還是多吃水果和蔬菜,而不是減少。而且不管買任何蔬果,都要清洗或削皮後才可食用

10種低GI食物

 
低GI是指升糖指數,當我們吃進低GI食材兩小時內,血糖上升數值較低,
胰島素也不易被刺激,脂肪不易被合成,就不容易產生飢餓感!!!
 

1. 【雞肉】--雞肉GI值明顯低於碳水化合物類的食物,想要瘦身的人不妨選擇低脂的雞肉,當作蛋白質食物的來源,但要去皮,並且避免油炸,減少油脂及熱量的攝取。
 
2. 【糙米】--GI值低於一般的白米飯、麵包及麵類食物,且含膳食纖維可助排便,維生素B群含量更勝白米,營養價值高。
 
3. 【豆腐】--熱量低、具飽足感又有營養要瘦身的人可善加利用,大豆中含有大豆卵磷脂,可保護停經後婦女預防心血管疾病,還有豐富的鈣與維生素B等營養素,對身體十分有益。

4. 【無糖優格】--優格可幫助排便、增加腸道有益菌、調節免疫力等。
 
5. 【蘆筍】--熱量低,具通便、抗氧化、抗衰老、調節免疫力及防癌的功能。
 
6. 【絲瓜】--有95%的水分,可解渴,又有飽足感,含大量纖維質,可改善便秘困擾,所含的營養素可保持血管通暢,讓肌膚白皙有養顏美容之效。

7. 【香菇】--含糖量不高且熱量低,含維生素C能幫助體內膠原蛋白生成,養顏美容,又可清除自由基
 
8. 【奇異果】--含豐富的葉酸、鎂、鈣、維生素C及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幫助消化。
 
9. 【葡萄柚】--含有許多植物化學素如茄紅素、β-隱黃素、β-胡蘿蔔素等,非常好的抗氧化物質。
 
10. 【竹筍】--含豐富的粗纖維,可刺激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及宿便排出。


原文網址: 10種低GI減緩飢餓感食材~脫離飢餓遊戲!!!http://appnews.fanswong.com/show.php?id=365574&NANCY#ixzz2XDivzM8L

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乳酸菌與益生菌的差別?

.乳酸菌與益生菌有什麼差別?
能夠代謝醣類、產生50%以上乳酸之細菌。
具有這些功能的細菌包括:乳酸桿菌、鏈球菌、雙叉桿菌等
當人體吃入活的乳酸菌時,其有助於改變人體腸內微生物相互的平衡,
(動物也有相似效能的益生菌),對人體有正面的效益,因而稱為益生菌,
而益生菌(probiotics)源自希臘文,有「for life(為了生命)」之意。
必須通過胃酸與膽鹼考驗,可以進駐到腸胃道繁衍的乳酸菌,才是益生菌。
其間防衛機制產生的二次代謝物,
包括維生素(類似抗生素效用的物質)、
短鏈脂肪酸、乳酸調整pH值與抵抗壞菌。
口服益生菌:
飲料、膠囊、錠劑、粉劑、口含錠、口香糖、冰淇淋
外用益生菌:
益生菌霜、面膜、肥皂、洗髮精、鼻噴劑、制汗劑、漱口水、牙膏

2.身體健康的人,不需要補充益生菌?
七成現代人,是處於身體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臨界狀態,
稱為「亞健康」狀態,所以才需要適當的補充健康食品,
加強自己特定的健康問題。
最應補充益生菌的族群:
◎ 免疫功能不佳或長期服用抗生素的人
◎ 高膽固醇或肉食主義者
◎ 慢性疼痛或疾病纒身的人
◎ 老人或年齡四十歲以上的人
◎ 有相關腸道疾病者
◎ 嚴重過敏體質的人
◎ 生活作息或飲食不正常者
◎ 生過大病或手術後急需調整體質的人
◎ 易長粉刺、青春痘、面皰的人
◎ 糖尿病和癌症患者
◎ 孕婦
孕婦適合補充益生菌嗎?
2010年全球第一個針對256名孕婦在芬蘭進行的臨床研究發現,
孕婦們自懷孕初期每天補充益生菌,
有補充益生菌的孕婦患孕娠糖尿病率明顯降低,13% vs 34%,
生下體重過重嬰兒的機率也減少。
孕娠糖尿孕婦,年長以後為第二型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且其患代謝症候群的機率增為3倍,
而其孩子在19-27歲患糖尿病的機率則增加8倍。
哺乳母奶的的嬰兒,可從母體獲取更多的益生菌,
剖婦產沒有經過產道,也無法取得有效的益生菌。

3.口腔也需要益生菌?
口腔益生菌是較新的研究,尤其是有口腔問題的人,
包括牙周病、齲齒、口臭者,表示口腔內壞菌多過好菌,
特別需要補充口腔益生菌,
研究發現對於預防上呼吸道感染(鏈球菌),也很有幫助。
正常口腔的pH值是近中性,偏酸或偏鹹都不佳。

4.益生菌食品都是死菌嗎?死菌對人體還有幫助?
大多數益生菌食品都是活菌,
但有些特殊的益生菌,即使是死菌,也能發揮部分效果。
死菌對改善腸道菌失衡確實效果失色許多。
但有些特殊菌株的死菌,免疫調節效果經常不輸活菌。

※ 如何選擇好的益生菌產品?
◎ 菌種: 須是經過雙盲臨床人體試驗的菌種,
  光是動物實驗不見得會有效
◎ 定殖腸道中: 益生菌必須通過耐胃酸膽鹽的試驗,
  才能活跳跳的抵達腸胃道,也要能粘黏在粘膜、定殖在道中,
  才不會隨糞便排出,這樣才有可能在人體腸道中複製繁殖,
  成為優勢菌種。
◎ 菌數: 根據臨床實驗結果,每天使用菌數100億的益生菌
  對於過效性症狀的改善最為顯著,
  少於100億效果不明顯,多於100億效並不會更好。

保健室小叮嚀
益生菌吃素(蔬果-維生素、植化素),壞菌吃葷(肉類)
服用益生菌注意!
● 不可吃:
  1.咖啡、茶等刺激性飲料,對益生菌的生畏有害,最好不要飲用。
  2.千萬不要大魚大肉,高蛋白飲食會使壞菌滋長,抑制益生菌。
  3.勿和抗生素一起用,益生菌是細菌,會被抗生素殺死。
● 可吃:
  益生菌最好跟新鮮蔬果一起吃,因為蔬果中的膳食纖維稱為益生素,
  可以讓益生菌生長得更好。

第483集 破解益生菌迷思
迷思1. 益生菌中大部分是細菌? YES
迷思2. 乳酸菌就等於「益生菌」? NO
迷思3. 身體健康的人,不需要補充益生菌? YES
迷思4. 益生菌會被腸道免疫系統及胃酸、膽鹽殺滅,
    無法在腸道發揮功效? NO
常見益生菌種類:
 雙歧桿菌(俗稱B菌):大腸的後半段,因為厭氧
 (30年前稱為 比菲德氏菌L.bifidus 現以更正為雙歧桿菌)
1.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
 雙叉雙歧桿菌 B.bifidum
 嬰兒雙歧桿菌 B.infantis
 短雙歧桿菌 B.breve
 長雙歧桿菌 B.longum(龍根菌)
 乳酸雙歧桿菌 B.lactis(雷特氏菌)
 乳酸桿菌(俗稱A菌):大腸的前半段
2.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
 嗜酸乳桿菌 L.acidophilus
 乾酪乳桿菌 L.casei
 乳酸乳桿菌 L.lactis
 短乳桿菌 L.brevis
 副乾酪乳桿菌 L.paracasei(ex.LP33)
 約氏乳桿菌 L.johnsonii
 (普遍用於台灣與日本,別的國家不能用)
3.腸球菌屬(Enterococcus):(ex.表飛鳴)
 糞腸球菌 E.faecalis
 尿腸球菌 E.faecium
4.其他屬:
 芽孢桿菌 Bacillus sporogenes
 酪酸莢膜梭菌 Clostridium butyricum
 大腸菌 Escherichia coli
 布拉底酵母菌 Saccharomyces boulardii

全新生活--健康減重


夏天到了,大家的穿著也越來越清涼,不過,換上清涼的夏裝,身體多出來的小肉肉,立刻無所遁逃,想藏都沒法藏,實在是令人好煩惱。
為了能在夏日展現美好的體態,一定要少吃多運動,另外提供以下7個小技巧,相信能幫助對身材還不滿意的你輕鬆甩肥油,重新找回窈窕曲線與美麗自信:
1. 控制飲食份量:三餐定時吃,但每次飲食維持在七分飽狀態,或改用小碗裝盛,控制飲食量。進食可先喝湯、再吃菜以增加飽足感,最後再吃肉類、海鮮和飯。
2. 製造運動機會:每天提早上班出門的時間,以走路、騎腳踏車代替坐公車,或是提早一站下車步行到公司;多走樓梯、少坐電梯;避免久坐偶爾要站起來休息一下,做些簡單的運動。
3. 多休息少熬夜:熬夜會造成身體的新陳代謝變得緩慢,也會導致身體機能降低,多休息、早點上床就寢,除了可以維持身體健康,也能避免因熬夜肚子餓吃宵夜的機率。
4. 避免囤積零食:平時辦公室或家裡不要囤積零食或垃圾食物,嘴饞或肚子餓的時候,可以選擇蔬果沙拉、蒟蒻、新鮮水果、少量堅果類食品等解饞,或是以營養補充飲品來代替點心、正餐。
5. 喝水代替飲料:隨時補充健康乾淨的飲水,以代替不健康且高熱量的奶茶、汽水、果味飲料。足夠的水分可以增加飽足感,還能幫助身體脂肪進行代謝,也有助於減少水分滯留體內,避免虛胖現象。
6. 養成刷牙習慣:用餐後先漱口,約5分鐘再將牙刷淨,不但可以防止蛀牙,還可以降低繼續進食的慾望。

健康減重的顧問--


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洗血管(心臟動脈阻塞偏方)

Subject:  洗血管(心臟動脈阻塞偏方) 

  血管

  洗血管 檸 檬汁、薑汁、蒜頭汁、蘋果醋

赭石,一位居在 倫敦的人的親身經歷,他去巴基 斯坦開會的時候,突然胸口

劇 痛,後來被醫院驗出來,他的三 條心血管已經被嚴重堵塞,需要 做搭橋手

術。手術的時間是一個 月以後,在這個期間,他去看一 位Hakim─就 是回教

國家對古法治療師的 專稱。

這位 Hakim讓他 自己在家中做一個食療,他吃了 一個月。一個月後他去同一

家醫 院做檢查,發現三條血管乾乾淨 淨,原來堵塞的地方已經全通 了。


他是一位虔誠的回 教徒,為了讓更多的人受益,他 把自己的經驗放


在網上分享,他 的前後兩張血管照片也放了在網 上,在照片中,服

用食療之前與 之後的分別連普通人也看得出 來。 

材料: 

同份量的檸檬 汁、薑汁、蒜頭汁、蘋果醋各一 杯,蜜糖適量。 

一 個半檸檬

二 大塊薑

三 頭蒜

一 小瓶蘋果醋


做法 

1
、蒜頭去皮, 薑去皮切小片,一起放入榨汁機 榨汁,或 

 者放入攪拌器打成 漿,用網布隔渣,手絞出汁。

2、將蒜頭、薑 汁放入瓦煲,加入檸檬汁與蘋果 醋,大火 

 滾,小火慢煮,不 要蓋鍋蓋,讓水份蒸發,大約需 要 半小時,剩

 大約 一半汁液。

3、溫度降下後,加 入蜜糖,仔細攪勻,蜜糖適量, 主要 

 湯匙是令汁液容易 入口。

將成品存在有蓋的 玻璃瓶中,放入雪櫃。每天早飯 前空肚服用一湯

匙。吃上一個月以後 去醫院做次檢查,會發現血管乾 乾淨淨,堵塞 

的地方已經全通 了。


必須存!必須轉! 打通血管絕密配方,給親愛的人 試試!